需要:通过观看和讲述婴儿生活图片,了解自己成长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照顾和爱惜,加深热爱爸爸妈妈的感情。 筹备: 婴儿生活图片一套,第一张图片是母亲喂孩子吃奶,第二张图片是母亲替孩子换尿布,第三张图片是母亲哄孩子睡觉。每个婴幼儿带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。邀请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。 过程: 1、老师出示婴儿生活图片,讲述爸爸妈妈如何照料小孩子的。 1、先放婴儿啼哭的录音,引起婴幼儿注意,然后看图片。婴幼儿观看,老师提问:孩子为何哭?母亲是如何喂妈的?你小时候吃的是母亲的奶还是牛奶?母亲为何不怕脏不怕臭给孩子换尿布?让幼考虑,议论,回答问题,然后给每张图片作小结。 2、老师总结:你们小时候,也像这个小孩子一样,不会说话,不舒服时只能哭。是姐姐给你喂奶,给你换上干净的尿布。母亲又抱着你,轻轻地拍着你,叫你舒舒服服地睡觉。你们在父母的关怀照顾下,慢慢地长大了。 2、请抱婴儿的母亲来到婴幼儿中间,让婴幼儿看母亲是怎么样照顾小孩子的。 1、引导婴幼儿招呼小孩子。(小孩子不会应答)小孩子的母亲介绍说:小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一些了,但还不会说话,要母亲慢慢教他才行。 2、让婴幼儿和小孩子比比哪个高哪个矮,哪个的手大,哪个的手小;看看小宝贝嘴里有几颗牙齿,比比哪个的牙齿多。 3、看看小孩子怎么样学走路。 ① 母亲扶着小孩子走到婴幼儿面前,与婴幼儿一一握手。 ②母亲弯腰教小孩子走路。老师与母亲一问一答,问答中突出母亲关心孩子,使婴幼儿了解母亲为了小孩子不跌交,掌握走路,虽然弯着腰非常酸,非常累,她都不考虑。 ③老师小结:你们小时候,父母也是如此告诉你们学走路的。目前你们不只会走,还会跑、会跳,你们都要谢谢父母。 4、看小母亲给小孩子吃东西。 ①让婴幼儿给小孩子吃点心。(小孩子不会自己吃,要母亲喂)母亲喂小孩子吃鸡蛋羹,先将手帕围在小孩子的脖子上,用汤匙舀起鸡蛋羹,在嘴边轻轻地吹一吹,喂给孩子吃。 ②让婴幼儿察看母亲关心小孩子的具体细节。老师插问:为何要给小孩子围上手帕?为何还要吹一吹? ③老师小结:你们小时候和小孩子一样,不会自己吃饭,也是母亲一口一口地喂你吃的。 5、母亲给小孩子把尿,把好后让小孩子坐在小车里,推着小孩子出去玩,全班婴幼儿向小孩子告别。 3、婴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。 1、老师说:父母 把你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拍下来了。目前请大伙拿出来看看,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讲,你小时候父母是如何关心、照顾你的。 2、每一个婴幼儿将小时候的照片贴在磁性板上。 3、老师选择几张照片,请几个婴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。 4、游戏:学做父母。 让婴幼儿互找同伴(男女结对子),将两张椅子拼成小床,商量如何照顾好小孩子。然后到老师那里领取娃娃、奶瓶、尿布、小碗、小汤匙等玩具,玩“娃娃家”游戏,学做父母。 绘画:我小时候 需要: 初步掌握画“我小时候”的哭、笑、睡三种状况,可以用圆、点、短线等装饰小花被。 过程: 1、老师讲清三种状况,并示范作画。 2、婴幼儿作画,装饰可需要自由散画,涂我上加大。(用水彩笔画最好) 3、婴幼儿画好后将画组成一张画面。用彩纸贴成床,用刀划口把娃娃插入,十分有趣。 4、讲评时让婴幼儿讲讲“我小的时候……”或“我的娃娃……”(在笑,在哭,在睡觉)进行语言训练。